4月26日,天津高新區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渤龍湖科技園召開。今年一季度,高新區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增速居全市和新區前列。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6.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6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6%;實際利用內資增長1.55倍;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1%。
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峰發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工委副書記、巡視員張世軍主持并發布2019年服務企業和群眾十件實事,副主任肖瑞捷發布在建重點項目進展情況,副主任趙田崑發布一季度招商引資情況。與會領導還就媒體關心的智能科技產業、區域布局、法定機構改革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天津日報等近30家主流媒體參加發布會。
經濟指標實現躍升 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今年一季度,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增速居全市和新區前列;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1%,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3.1%。固定資產投資和內資到位額實現了倍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同比提高67.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占比80.6%。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同比提高了17.3個百分點,扭轉了連續13個月增速下降的局面。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產占比達到70%,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80%。企業效益不斷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57.9%,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3.76倍。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四大產業集群不斷擴張
高新區大力發展智能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四大優勢產業集群不斷擴張:以中科曙光、中環半導體、紫光云、飛騰、麒麟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恒大國能汽車、力神電池等為龍頭的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以航天五院空間站、十一院無人機、西門子等為龍頭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今日頭條、三六零科技、云賬戶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這些產業和代表企業成為高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一季度增長16.8%,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營利性服務業收入增長51%。重點企業中,中科曙光、西門子、力神電池、施耐德等19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合計增長44.7%。
智能科技導向突出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新區緊扣天津市加快推動智能科技產業發展這一主導方向,出臺專題規劃、設立專項資金、引培龍頭項目、建設特色載體、兌現激勵政策、營造創新氛圍、打造人才高地,以智能科技為抓手,聚焦優勢產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一季度,高新區獲批天津市智能制造專項資金的項目有37個,總數達到68個,占濱海新區獲批項目的42.5%。
在今年5月即將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高新區將承辦2019年世界智能水下機器人挑戰賽。
服務業延續強勁增勢 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今年一季度,高新區營利性服務業增速高于全市28.1個百分點。重點企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今日頭條、三六零科技、云賬戶、億瑪科技、亞克互動等重點企業增長68%,帶動作用穩步提升。
民營經濟態勢較好 創新活力持續釋放
今年一季度,高新區民營企業稅收貢獻占全部稅收比重達到63.6%。從全年來看,2018年民營企業稅收貢獻占比達52.1%。從技術創新方面看,截至2018年年底,民營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占比91.5%,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上占比94.1%。民營企業已經成為高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創新領域的活躍力量。
投資結構加快優化 發展動能不斷集聚
一季度,高新區工業投資增長98.2%,其中技改投資增長142.5%。大項目建設發力,42個在建項目加快推進,中科曙光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等7個新建項目開工。一季度新入庫項目2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6個,單體投資規模近4億,投資貢獻率51.4%。
從招商引資情況來看,高新區一季度注冊落地項目118個,總投資約207億元,項目數量和體量均有明顯提升。同時,高新區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主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季度落地北京項目33個,總投資101.3億元。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一季度,高新區繼續探索、創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干事創業活力。按照天津市、濱海新區統一部署,正式啟動法定機構改革,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管委會副主任。未來高新區將實行全員聘任和與績效掛鉤、以業績為導向的分配體制,建立任期激勵和考核激勵制度;聚焦區域開發、產業發展、投資促進、企業服務等經濟發展職能,激發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融資政策效應顯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今年1月高新區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來,已有金海通自動化、成科機電等五家公司成功獲得擔保貸款超7000萬元,對中小企業融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承接“事權下放”,用心用力服務企業。天津市政府向濱海新區下放625項市級權力事項后,高新區對擬承接市級權力下放事項逐項落實確認,并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業務人員專業培訓等,確?!敖拥米?、用得好”。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推進“科產城人融合”。高新區以“科產城人融合”為核心理念,不斷完善區域交通、居住、商業、教育等公共服務配套。一季度啟動實施“ 2019年服務企業和群眾十件實事”,開工渤龍湖體育中心,學校、幼兒園等項目加快推進等,為企業職工和居民群眾提供舒適、宜居的工作、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