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天津高新區與浙江大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峰出席簽約儀式。浙江大學副校長王立忠,高新區管委會副巡視員王會臣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吳朝暉表示,天津高新區是浙江大學服務天津,積極參與京津冀國家戰略的重要區域之一。5年前落戶高新區的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已經孵化高科技企業23家,并與30余家區內外企業形成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提高戰略互信,不斷創新產學研結合、市場化應用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打造好創新合作平臺,聚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續寫校地合作發展的新篇章。
單澤峰表示,經過5年的發展,浙大濱海院已經成為高新區、濱海新區乃至天津市重要的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基地。天津高新區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強化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轉化等公共政策的供給能力,為雙方的深度合作營造優質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浙江大學智能科技創新產業園,共同助推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戰略升級,使之成為人才實力雄厚、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特色鮮明、轉化成果豐碩的國內領先產學研平臺,成為新時代校地合作的新標桿、新典范。
據了解,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自落戶高新區以來,先后引進了以楊華勇院士、陳純院士等為代表的十余個高水平科研人才團隊,建成了中美精準醫療公共服務平臺,中德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等二十余個研究中心和創新工作平臺,申請各類知識產權164項。通過此次協議的簽署,浙江大學將根據高新區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以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實施主體,建設浙江大學天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園,引進更多浙江大學優質科技研發和產業創新資源,聚集一批高端科技領軍人才,孵化一批高技術、高效益企業,將其建成集研發、中試、生產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基地,為高新區加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發揮有力的支撐作用。
高新區工委辦公室、投促局、科技局、建交局、未來科技城綜合辦,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