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泰控股集團黨委始終把促進企業生產經營作為黨建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瞄準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營、高效能投融資“三高”目標,以黨建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企業文化培育相結合的“三結合”為抓手,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實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集團高質量發展。
聚焦“深融合” 推動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
海泰控股集團黨委在管理層面上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各級領導班子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推動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結合。在決策程序上細化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黨組織前置研討職能,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形成相互制約又協調有力的治理架構。在基層黨支部設置上確保黨組織的組織設置始終與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把企業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結構,使國企黨建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在監督機制上堅持黨委全面監督、紀檢組織專責監督、基層黨組織日常監督及黨員民主監督相結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建立黨建與業務相融相促機制,推動黨的建設與經營管理同頻共振,年初逐級簽訂經營和黨建責任書,建立經營黨建工作月總結、重點工作周例會、周調度等機制,每季度組織經營工作階段性考核,年末將黨建與經營工作同考核,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取得明顯突破。
深入調查研究,將調查研究作為推動發展的長效之策,置于各項重要工作開展之初、貫穿每年工作始終。2023年,集團班子帶頭,集團中層及以上管理干部選定調研課題52個,深入各項目各園區、市內外先進單位及合作單位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推動解決發展難題,努力攻難點成亮點、化問題為成效。
突出“強隊伍” 賦能高水平人才培養
加強理論武裝,在思想認識上抓牢“一盤棋”。“專題學”加強思想淬煉,集團黨委用好“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各基層黨組織按期舉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廣泛利用“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等線上平臺,采用“政治理論+重點工作+研討交流”多重模式,力推主題教育深化內化轉化。“沉浸學”汲取奮進力量,2023年,各黨組織到泰達航母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紅色基地體驗學習10余次,感悟初心使命;組織黨員與重點服務企業結對共建、志愿服務等一系列實踐活動10余次,使黨員在社會實踐中接受黨性錘煉,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
推動實施集團人才隊伍建設“三項計劃”,通過建設年輕干部人才庫、實施“千里馬”人才培養計劃及人才“共融共享”計劃等舉措,不斷優化集團干部年齡結構。緊跟新的發展態勢,全面增強黨員干部各方面綜合能力,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為增強集團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黨建與經營工作同考核,做到既報經濟賬,又報黨建賬。進一步完善年度績效考核機制,對不同功能和類別的二級公司設置差異化考核指標和權重,突出考核重點,對干部、員工考核指標按照定量、定性原則進行劃分,做到分層、分級、分類實施績效考核。實行考核等級強制分布,按照考核結果兌現績效,拉開薪酬差距,激勵干部恪盡職守、擔當作為、迎難而上、敢于斗爭。
深入“培文化” 激活集團發展新動能
加強黨建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引領,創新黨建活動載體。2023年,組織開展春日“紅色引擎激活力、聚力拼搏創佳績”、迎“七一”“百人升國旗、集體宣誓詞”等主題活動,加強與工青婦組織的聯動,組織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各項活動,增強職工參與文化創建的積極性和集體認同感。深化推進廉潔文化實踐,分層分類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線上線下相結合強化廉潔文化陣地建設,增強廉潔文化的傳播力、穿透力、影響力。
打造宣傳矩陣,推動集團線上線下平臺創新聯動發展。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線上陣地開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專題宣講”“凝心聚力 擔當實干 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等主題活動,開展線上答題、投票等趣味性活動,堅持每日更新發布原創文章,豐富主題和形式,粉絲黏度持續增強。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更新升級黨員活動室、文化走廊等線下陣地。每季度策劃印發《新聲》,及時宣傳集團新發展、新風尚、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