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制造強區需要高技能人才支撐。近期出臺的《濱海新區深化產教訓融合發展加強新時代“技能濱城”建設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提出,要以服務發展、穩定就業為導向,推進產教訓融合,培養供需匹配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隨著《實施辦法》的出臺,新區越來越多企業享受到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動力。
劉國申是天津波音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的一名新員工,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定向崗前技能培訓,劉國申順利走上了工作崗位。“定向崗前培訓非常專業,培訓的教師是公司有經驗的老師傅,對我們個人素質和操作技能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天津波音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質量工程師劉國申說。
根據政策,新招錄員工入職6個月內參加定向崗前培訓的,按照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這項扶持政策的出臺,為企業招錄和培養新員工減輕了負擔,有效解決了新員工從入職上崗到勝任崗位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最重要的是技能培訓良性生態的建立,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天津波音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培訓經理吳積瑋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對專業技能要求高,培訓教師都是公司的員工,這項補貼我們可以作為績效獎勵給培訓教師,也可以邀請更專業的教師,在公司建立起培訓機制,讓更多員工有提升技能的機會,也非常感謝新區人社局和高新區人社局對我們的幫助。”
推進產教融合載體建設,加快產教訓融合技能人才培育。濱海新區人社局在廣泛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出臺了16條支持政策,在開展產才供需精準對接、深化產教訓融合培養模式、支持開展重點產業項目定制培訓、支持發展產教融合培育載體、培育新型產教融合技能人才、推進培訓資源互聯共享等方面精準發力。圍繞“1+3+4”產業體系制定緊缺職業培訓標準及補貼標準,擴大技能人才培訓規模,提升培訓適配性;采取“一企一策”,鼓勵企業組織開展項目定制培訓,為企業和培訓機構提供定向補貼;支持院校開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雙證”教學,推行“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入企”定制化、定向化、訂單式培育模式,培育復合型技能人才;鼓勵企業利用自主研發培訓平臺面向社會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推行公共實訓基地、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共享培訓項目、課程內容、師資教材、場地設備等資源,大力推廣“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推動信息網絡技術在職業技能培訓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培訓便利度。
下一步,區人社局將廣泛走訪企業和院校,多渠道宣傳支持政策,根據企業需求,組合定制個性化支持政策,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為濱海新區深入推進制造強區,促進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