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鎏金似火,近期,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大動作連連,多個生物醫藥產業的重磅事件紛紛“刷爆”各路媒體頭條,成為地區經濟的熱點話題。作為天津打造“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生物醫藥產業在濱海新區的發展格外“吸睛”。
6月4日,生物醫藥產業領軍企業天津津村制藥的三期項目在濱海高新區開工建設。6月5日,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二期加速器建設項目A1廠房在天津經開區通過地基驗收,全面進入實體施工階段。6月8日,在首屆“海河醫保論壇—2023年醫藥集采政策發展趨勢研討”活動上,天津經開區面向全國的優質生物醫藥企業推介區域優勢贏得掌聲陣陣;同一日,經開區明星企業康希諾生物主動選擇“走出去”,來到天開高教科創園,為天開園輸入其不俗的創新能力和產業資源優勢。6月15日,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迎來首批科研人員正式進駐,開啟細胞領域天津版“國之重器”的全新發展篇章。
翻看“濱城”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成績單:聚集800余家各類生物醫藥企業,其中11家上市企業;細胞生態、合成生物學、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3家海河實驗室引領產業未來;凱萊英、海河生物等20余家專業CRO、CDMO服務機構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遠翼醫療、元希海河等10余只生物醫藥領域專業基金規模超百億元;“京津冀特色細胞谷”“生物制造谷”“小核酸產業園”等創新集聚區熠熠生輝。不難看出,如今,濱海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猶如一臺巨型引擎,每個齒輪高效運轉、緊密配合,進而激發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創新引領 夯實技術競爭力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4名天津藥物研究院的員工—注射劑車間管理員劉嘉、藥物開發骨干陳蔚,新藥評價“守門人”葛鵬,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研究和中藥新藥研發青年力量韓彥琪,獲評了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在這里,從事創新被認為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以研究員陳蔚的經歷為例,作為從事化學仿制藥物藥學研究的骨干,天津藥物研究院對他的評價是“推動技術革新無止境”。多年來,陳蔚專注于精神神經領域和抗病毒領域藥物開發,先后承擔和參與了20多項橫向課題的研制開發,以及包括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等2個縱向課題研究,取得新藥證書4個,臨床批件3個,其中多個品種為國內首仿。而陳蔚牽頭成立的泰普制藥連續流技術平臺在多年的應用中,運用微通道反應設備進行連續生產的模式解決了多個項目的工藝安全性問題,目前該平臺已具備連續流工藝自主開發能力,不僅為企業化學原料藥的綠色、安全、自動化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也為天津制藥企業的產業升級打下基礎。
4位創新者,4條創新路。這只是天津藥物研究院多年來持續突破技術壁壘、掌握核心技術的成長縮影。立足濱海、輻射全國,這家曾經誕生出速效救心丸、壽比山、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知名藥品的研究院沿著新的發展方向啃下了一個個技術“硬骨頭”,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了自身的技術根基,在新發展階段持續煥發出強大的發展生機。
集群發力 讓“橋頭堡”更具活力
提及濱海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濱海高新區在集群打造方面取得不俗成績。6月15日,濱海高新區傳來喜訊,作為京津冀特色“細胞谷”的重要承載地,目前已集聚相關企業40余家,涵蓋細胞提取制備、細胞存儲、質控檢驗、研發生產、應用轉化、冷鏈物流等全細胞產業鏈。而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自2021年11月揭牌成立至今,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發展、多元人才培育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展顯著。目前,實驗室已精準布局50個“揭榜掛帥”項目立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引入7位院士、近20位杰青優青擔任首席,匯聚團隊成員700余名;并與百普賽斯、中源協和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項目合作,構建出了從“創新鏈”到“產業鏈”全鏈條的轉化生態體系,“細胞谷”的產業集群優勢進一步凸顯。
多途徑賦能 增強產業“含金量”
生物醫藥產業是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高度融合的產業。因此,如何在市場引導的基礎上聯動多方資源為產業賦能?是考驗地區產業智慧的一道“試金石”。
從硬件環境上看,濱海新區具備豐富的算力資源、完善的物流配套和開放共享的研發平臺。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超級算力為華大基因等企業和科研院所節省了用于構建基因數據處理平臺的數千萬元資金。物流方面,僅在經開區,就聚集了800余家物流公司,繁忙的物流園、現代化的新港貨運站、天津港碼頭,能有效滿足生物醫藥產業企業的多樣化物流需求。
在軟件環境方面,中國(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企業可提供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維權及導航運營等服務,為創新活動保駕護航。同時,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等藥檢、審查分中心平臺也為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持。遠翼醫療、元希海河等各具特色的產業基金則充分發揮自身引領帶動作用,從資本角度為濱海新區生物醫藥做大做強“添秤”。而借助于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骨科器械類別賽與診療設備類別賽、“海河英才”創新創業大賽海外人才賽(生物醫藥組)、泰達創新創業大賽等大賽平臺,“以賽代招”的模式也促使了一批又一批的產業垂直項目走進濱海、了解濱海、留在濱海。
此外,優越的政策支持也是打造產業沃土的重要因素。濱海高新區在去年11月底就出臺了《天津濱海高新區關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天津濱海高新區關于促進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鼓勵辦法》(以下合稱“雙九條產業政策”),真金白銀支持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的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做大做強產業鏈條,培育良好的產業生態。
產業龍頭聚集、產業鏈條完備、產業氛圍活躍……如今,濱海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全速前行,勇立潮頭、奮楫揚帆,在引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