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三者關系相輔相成、互為助益。近期,隨著全國第二屆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在山東煙臺的落幕,由博士后人才帶領的一批科技含金量高、產業應用前景廣的創新創業成果從幕后走向了臺前,讓人們再一次關注到了這些掌握自主核心技術的新質生產力給予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撐力與引領力。
金獎項目引領產業變革
TCL中環張雪囡團隊探索新能源產業新邊際
此次大賽中,來自天津濱海高新區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工程師張雪囡團隊憑借“100微米超薄12英寸高效太陽能單晶硅片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70多個高手如云的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創新賽組別新能源新材料賽道金獎。
TCL中環深耕光伏領域40余年,是我國硅單晶品種最齊全的光伏龍頭企業,始終引領行業先進技術、先進制造方式的產業化應用,不斷推動光伏行業技術革新。2022年,TCL中環G12光伏單晶硅片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在張雪囡看來,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的精神與TCL中環秉承的“集約創新、集成創新、聯合創新、協同創新”理念不謀而合,只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才能引領行業先進技術、先進制造方式的產業化應用,進而不斷推動行業技術革新,實現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跨越式發展。
當前,大尺寸、薄片化、N型硅片已成為光伏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小小的一片硅片,從過去的直邊長125毫米、厚度200微米到如今的210毫米、厚度110微米,走過了長達十幾年的創新突破之路。而從2019年TCL中環打破太陽能硅片的尺寸極限,將直邊長做到210毫米至今,這家公司始終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本次大賽中,張雪囡團隊向眾人展示了企業向12英寸高效太陽能單晶硅片100微米厚度發起創新攻堅的成果。
“硅片易碎,為了在保證生產良品率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硅片環節降本,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把硅片厚度切薄了近一半!讓硅片的厚度幾乎與一張紙沒什么區別。”張雪囡告訴記者,TCL中環一直以來都積極倡導加速薄片及超薄片研發與應用,助力產業鏈成本的持續降低。此次參賽的超薄12英寸高效太陽能單晶硅片既是全球尺寸最大的,也是厚度最薄的硅片。項目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及工藝進步、智能制造轉型,已實現了大尺寸超薄太陽能單晶硅片技術的完全自主可控,并且持續引領光伏硅片領域技術突破和變革,逐步在全球形成了獨特的領先優勢。
張雪囡認為,在企業中的技術創新需要高度擁抱產業創新。只有通過成熟的工藝技術積累和專利保護,依托智能制造體系作為支撐,在標準化基礎上不斷完善生產定式,開發“深藍”+AI模型,提升柔性制造能力,才能夠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進而提升生產效率與良品率。
翻看此次參賽的團隊中,不乏曾主持并參與了10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研發的行業專家、參與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制定的核心委員、獲得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以及市級科技進步獎的創新骨干。不難看出,人才對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起到的重要支撐作用。
瞄準前沿、擁抱產業、日新月異。此次獲得全國第二屆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并非TCL中環的創新起點,也非終點,更多的是像一座“加油站”,幫助創新團隊試煉、比拼,進而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