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畔,波光瀲滟。
沿著北大街一路向東,濱海西站、金海湖映入眼簾,海洋科技園內,信息安全產業園、PK大廈、科技展示中心鱗次櫛比,“中國信創谷”在此匯集創新資源,綿延產業風景。
坐擁“中國信創谷”的天津正在全力打造“中國信創第一城”。
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城”匯集了一股強大的“高新力量”——
中國信創谷
目前,兩大國產操作系統中,天津濱海高新區擁有麒麟軟件;全國6大中央處理器(CPU)設計企業中,高新區擁有飛騰、海光2家;4大傳統國產數據庫中,高新區擁有南大通用和神舟通用2家龍頭企業,為遠望探測工程、“嫦娥五號”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全面保障和數據支撐。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我們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統一指揮協調下,派出核心技術保障工作組,全方位、全天候、全力維護‘國之重器’——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快捷使用,保障代表、委員的議案建議提出、交辦、辦理、溝通、答復、反饋、查詢實現全環節在線辦理,為大會提供支撐服務。”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麒麟軟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高新區》記者。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以下簡稱“信創”)產業是國產自主可控的核心,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
為突破“芯片設計”“操作系統適配”等關鍵核心領域“卡脖子”困境,天津濱海高新區將信創產業作為推進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略引擎,不斷加大信創產業布局力度。
2014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兩家自主創新信息技術企業落戶海洋科技園。一家瞄準CPU,一家瞄準操作系統,前者叫飛騰,后者叫麒麟。自此,以“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為基礎的“PK”體系初步搭建。
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
如何讓“中國信創谷”既成為企業聚集的“洼地”,又成為產業發展“高地”,還能成為前沿技術的策源地?天津濱海高新區做足了“功課”——
實施“信創九條”政策,真金白銀支持“中國信創谷”建設;
聯合天津市海河產業基金、濱海產業基金共同發起成立總規模100億元的信創產業母基金,主要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等領域子基金或項目;
組建信創產教聯合體,打造政府指導下的“高水平院校+產教融合型企業+服務平臺”融合創新模式;
編制《“中國信創谷”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出臺《“中國信創谷”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編制一個規劃、建設一個產業基地、打造一條產業鏈、建立一個產業聯盟、成立一支產業基金、制定一套支持政策”的“六個一”的部署,推進主體引聚、平臺搭建、場景驅動、金融賦能、群體突破五大工程;
集聚市級以上研發機構76家,其中國家級8家,信創海河實驗室、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天津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為信創“第一城”的塑造輸出強勁動力。
…………
如今,在“PK”體系的帶動下,天津濱海高新區集聚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實現了從CPU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安全到整機終端信創全產品鏈條,構建了自主可控、產研一體、軟硬協同的信創產業體系。
據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介紹,高新區聚力建設“中國信創谷”,超1000家信創產業上下游企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信創底盤越做越實,對全市信創產業“支撐”“引領”作用持續凸顯。
信創產業已成為天津濱海高新區“113X”高端產業體系里的首位度產業。
飛騰獲得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的全國唯一的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真抓實干優秀集群Top10;
曙光信息連續10年蟬聯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市場份額第一;
開放麒麟1.0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該系統目前聚合400多家單位會員,涵蓋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CPU、整機、人工智能優勢企業及高等院校,擁有5700多位開發者、100多萬社區用戶遍布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
天津濱海高新區率先扛起全國信創產業創新發展大旗,打造“中國信創谷”,匯聚了曙光、飛騰、麒麟、360、華為、騰訊、長城、南大通用等一大批自主創新領軍企業,確立了以基礎硬件、軟件系統、信創+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鏈條,建立了以信息安全為保障、以全領域應用為特色的“311信創體系”,孕育出全國布局最完整的信創產業鏈。高新區已成為我國信創產業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與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
細胞谷
據介紹,2023年,“中國信創谷”產業規模超過8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92%。到2025年,“中國信創谷”的信創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成為中國信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一谷一風景,一谷一創新。
2021年6月4日,具有京津冀特色的“細胞谷”試驗區在天津濱海新區揭牌成立,此舉旨在加快細胞產業布局。
天津濱海高新區同時打造兩條具有新質生產力特征的“產業谷”,這在國家高新區中并不多見。高新人做大“小細胞產業”的信心和魄力令人驚嘆。
天津濱海高新區以細胞產業為突破點,加快建設承載細胞產業集群發展的高能級平臺,加強前瞻性、基礎性科技創新研究,加速戰略性、綜合性產業成果轉化,緊密圍繞創新藥物、細胞產品、特色醫療器械及醫藥服務領域,加速建設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同時在原始創新、產業轉化、先行先試、檢驗檢測、科學監管等方向實現全面布局。充分發揮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在平臺、技術、人才、成果轉化、創新性細胞產品研發、生產以及吸引風險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為細胞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洋科技園
目前園區已集聚相關企業40余家,涵蓋細胞提取制備、細胞存儲、質控檢驗、研發生產、應用轉化、冷鏈物流等全細胞產業鏈,聚集了包括天津藥研院、協和干細胞、合源生物、和創生物、勁風生物、曠博生物等一批高成長潛力的細胞與基因治療企業。
在創新平臺方面,天津濱海高新區“細胞谷”匯聚了藥物成藥性評價與系統轉化重點實驗室、血液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天津市細胞技術創新中心、天津市細胞工程創新中心、天津市細胞及外泌體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細胞藥品監管科學研究中心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及市級創新平臺。
未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將持續加碼細胞谷專業載體建設,構建一個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要素豐富、產業鏈條完善的細胞產業生態系統。力爭到2025年,集聚細胞企業100家,產值突破100億元,初步形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細胞產業基礎研究策源地、科技創新聚集地、成果轉化新高地和產業生態新陣地。天津濱海高新區希望通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中國信創谷”發展能級,提速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建設,做優做強五大主導產業,前瞻布局腦機交互、細胞與基因治療等未來產業,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