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光云公司已聚集了668名科技型人才,其中30%以上是碩士研究生,90%以上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不乏來自985、211等高等學府。2019年,紫光云在人員規模上還將繼續快速增長,預計人員數量還將再翻一番。
◎ 紫光云已在全國建設了3個云服務節點,并形成了12大類的508個云服務產品。目前紫光云已在多地進行云計算項目建設運營,企業2019年的發展速度將計劃5倍于之前的速度。
◎ 紫光云數據中心的監控項已達數萬個。紫光云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十幾個數據中心,在產業中占得了先機。
記者昨日從濱海高新區企業紫光云了解到,自2018年8月落戶濱海高新區塘沽海洋科技園,短短數月紫光云公司已聚集了668名科技型人才。“在招聘來的這668名人才當中,30%以上是碩士研究生,90%以上是本科畢業生,其中不乏來自985、211等高等學府。”紫光云公司總裁兼CEO吳健告訴記者,公司能這樣高成效運轉,得益于濱海新區良好的人才政策和產業環境。天津濱海新區在項目落地、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等多個方面給予企業高質量的服務,給企業在津發展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目前,云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產業,而天津濱海新區對于人才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也給這個產業錦上添花。”吳健說,現在企業享有天津市科技領軍企業計劃政策扶持,公司董事長簽字就可以解決員工的落戶問題。如今,公司有100多名員工正在辦理落戶的相關事宜。很多原來落戶在杭州、武漢等地的員工和部分海外引進人才,也都搬到了天津,有些人甚至在考慮舉家搬到濱海新區,開展事業與生活的“第二春”。2019年,紫光云在人員規模上還將繼續快速增長,預計人員數量還將再翻一番。
截至目前,紫光云已經在全國建設了3個云服務節點,并形成了12大類508個云服務產品。“我們希望在天津打造出一個標桿性的云服務項目。”據吳健介紹,目前紫光云在全國市場的推進速度十分快速,已在多地進行云計算項目建設運營,企業2019年的發展速度將計劃5倍于之前的速度。
紫光云一方面將在基礎架構研發上發力,另一方面則將在城市和行業中發力打造“數字大腦”。據了解,紫光云正在構建濱海新區的“數字大腦”——“智慧濱海”云平臺。該項目作為推進智慧濱海建設的重要一環,將全面提升區域社會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在“智慧濱海”云平臺上,將實現政府各部門的數據共享。未來,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個人和企業就可以足不出戶地辦理相關手續和審批事宜。
據了解,目前紫光云數據中心的監控項已達數萬個。吳健表示,紫光云運維中心是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持續運轉的。而紫光云數據中心與紫光云廣大用戶的任何異常都會被監控系統及時捕捉,并按照不同的告警級別分別通過郵件、短信、語音的方式傳遞給用戶一線與二線運維人員。如今,紫光云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十幾個數據中心,并在產業中占得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