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幫扶干部,架起兩地橋梁。自2013年以來,天津高新區先后派出24名干部援藏、援甘、駐村幫扶,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400余萬元。在駐村幫扶之外,更多的黨員干部和企業家、志愿者接續不斷地參與到幫扶助困工作中。
“阿里遠、昌都險”,作為藏、川、滇、青四省區交會點,西藏昌都至今沒有通鐵路,與外界最便捷的交通就依賴于“世界上離市區最遠”“氣候最惡劣”的邦達機場。從機場到市區136公里盤山路,要近2個小時車程……這正是天津高新區援藏干部每周都要往返多次的地方,為的是吸引更多企業植根昌都投資興業。
2013年,天津市向西藏昌都地區選派第七批援藏干部,時任天津高新區發改局副局長的陳巍主動請纓。三年后,天津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陳繼東來到了同一片土地。
讀懂這片土地,扎根這片土地。汲取“老西藏精神”吃苦奉獻的光榮傳統,將天津高新區的創新精神播撒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這是陳巍和陳繼東兩任援藏干部的共同選擇。
在西藏昌都市委常委、昌都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梅方權看來,“天津高新區來的援藏干部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善于把國家級高新區最先進的建設經驗和管理理念與昌都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推進工作。他們不僅具備老西藏人吃苦、團結的精神,在創新能力上也具備先天的優勢?!?/p>
2017年6月,天津高新區與昌都新區簽署了《天津高新區與西藏昌都新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從產業項目、雙創實施、飛地建設、交流培訓等四方面開展合作;同一場合,高新區還向昌都新區捐助了援藏資金300萬元,至此天津高新區直接投入的援藏資金累計超過500萬元。
此后,昌都市選拔5名干部到高新區掛職;昌都市委常委、昌都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梅方權帶隊到天津高新區考察參觀,實地走訪20個重點項目;天津高新區結合中草藥種植基地建設、農副產品深加工、文化創意交流等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組織技術服務團隊和相關企業走進昌都實地調研,為產業落地尋求可能。
如今,在西藏的雪域高原,由高新區援藏干部主導建設的昌都經開大廈拔地而起。這個比照天津高新區海泰大廈設計規劃的標志性建筑已是當地最重要的產業孵化基地,將繼續承載著津藏兩地干部的共同夢想。
2018年3月,昌都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成為西藏第一個自治區級經濟開發區。從開發建設到招商引資,五年多的時間,天津高新區援藏干部實實在在地參與、見證了昌都經開區的誕生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