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力神電池生產車間,一塊塊銀色電池半成品順次通過生產線;
在施耐德萬高生產車間,供料機器人“小火車”穿梭其間;
在環歐半導體生產車間,一片片太陽能單晶硅片經過最后一道檢驗工序下線;
……
在天津高新區,生產一線再次繁忙起來。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這里的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做到“兩戰”并重,實現“雙勝雙贏”。這是目標,也是挑戰。為應對這場大考,天津高新區不僅拿出惠企政策、送上“真金白銀”,而且通過兩委領導重點包聯、責任部門日常對接、干部下沉駐企協防、藍軍強化暗訪督查的四級協防體系,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織密企業復產的“服務網絡”。
領導包聯 補貼物資送上門
2月2日,高新區首批18家企業復工;2月3日,第二批12家企業復工;2月5日,第三批30家企業復工;2月6日,第四批14家企業復工;2月7日,第五批12家企業復工……
分類分批,科學有序,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企業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企業在生產上有沒有什么困難?這是高新區兩委領導最為關切的事情。早在大年初一,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峰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訪春節期間未停產的企業。從2月11日開始,高新區兩委領導每3天開展一輪集中包聯企業的調研服務,為企業送去防疫物資,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為企業解決復工復產的“痛點”和“難點”。同時,設立1億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截至3月8日,已累計發放7000萬元。
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半導體LED外延片、芯片等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春節期間沒有停產,800多人在崗。單澤峰從大年初二開始,三次到三安光電調研服務。外地員工返津隔離、防疫物資準備、原材料供給等,一個個問題讓三安光電黨總支書記楊鵬飛犯了難。單澤峰了解到這些困難后,當場為企業送上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給予企業防疫補貼資金。針對公司集體宿舍員工較密集的問題,專門聯系協調酒店提供住宿,大大緩解了企業壓力。
楊鵬飛說:“對原材料供給、人員復工問題,個別地方由于封路封材,需要公司及當地政府機關出具證明,高新區開辟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都以最快速度給予辦理。這些支持使我們可以安心生產,把人留住,全力推進生產。”
用腳丈量,用心服務。從大年初一開始,高新區兩委領導60%的時間都在企業一線,9位領導,四輪集中檢查,300余家重點企業。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高新區兩委領導帶頭撲下身子為企業服務,踐行“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與企業同在同戰,努力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單澤峰表示:“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落實市委、區委有關部署要求,堅定必勝信念,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雙贏’。”
部門對接 服務指導點對點
早在1月27日,由高新區經發局牽頭的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企業聯絡組,就將區內規上企業及重點項目分配到21個工作組,由專人每天對接,對企業進行疫情防控點對點指導,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對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進行摸底指導。
高新區經發局李興嘉負責施耐德萬高、歌美颯等6家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產品的外商獨資企業。作為關鍵電氣設備的主要配套商,公司在1月31日就陸續接到了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等15個疫情應急項目的緊急產品需求。為了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李興嘉多次到公司進行防疫準備和指導,確保企業及時復工。了解到由于相關配套企業有的還沒有復工,可能影響企業原材料供應后,李興嘉立即將問題反饋給企業聯絡組組長、經發局局長徐占偉,徐占偉立即著手聯系區域內的相關企業。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說:“高新區管委會辦事的效率的確非常快。2月18日我們提出的需求,2月19日下午就傳來了好消息。天津科帕爾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新潤拓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包裝物和線束可以彌補當前缺口的兩到三成。”
正是有了早期的提前服務,當復工復產的“號令”吹響,這些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才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快速平穩復工復產。截至3月4日,高新區規模以上企業的復工率已經接近100%。
干部駐企 下沉一線心貼心
驅車1700多公里,一個村一個村,用專車接回十幾名員工。
“這十幾名關鍵崗位的熟練操作員工,因為已經在家隔離了14天,所以回來以后可以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大大緩解了公司的生產壓力”,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王景廣說。
而這得益于高新區駐企協防員的對接聯系。2月20日,作為高新區首批駐企協防員,社發局的夏茂勇和經發局的張超進駐力神公司。2月27日,天津市就業服務中心干部肖立作為市級機關干部下沉一線,加入到力神的駐企協防組,共同負責包括力神在內的5家企業的協防工作。
了解到力神公司因為人員從外地返崗后要重復隔離,導致公司人員不夠、開工不足,肖立、夏茂勇、張超三人迅速與高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企業聯絡組取得聯系,反饋問題。第二天,力神公司就收到了回復:接返員工住所地村委會或居委會開具14天以上居家觀察的體溫監測記錄及健康證明,公司實行點對點接返,返津后無須再進行隔離觀察。
王景廣說:“真是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由于一線人員不足,我們全體非一線人員最近都在生產車間。高新區有這個政策以后,我們派出專車接返,希望盡快恢復產能。”急企業之所急,當力神提出高新區能否安排大巴車幫助企業接返員工的想法后,駐企協防組積極幫助企業對接協調有關部門。
針對影響企業復工的這一“堵點”,高新區人社局李洋、余弢,建交局袁長生、張超等連夜共同研究“點對點”接返員工的具體流程和細節。3月4日,91名新員工乘坐5輛大巴車從500公里以外的遼寧省朝陽市抵達天津。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我們向高新區提出申請,到專車發車,總共用了不到15小時,這就是高新速度!力神的總復工人數與協防員剛進駐時相比,增加了近2000人。”
此外,高新區還從專業角度為企業接返員工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點對點”接返更是滿足了疫情期間員工出家門、進廠門的現實需求,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荒問題。
自2月27日以來,59名市區兩級機關干部下沉高新區企業、社區,與高新區200多名駐企協防員一起堅守企業一線,當好疫情防控“聯絡員”、措施落實“監督員”、政策指導“宣傳員”、企業發展“服務員”。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全力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速度”,把指導服務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地。針對上下游配套、防疫物資、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等制約復工的瓶頸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復工“最后一公里”梗阻,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并肩戰斗”的阻擊戰歌,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戰雙贏”。
暗訪巡查 疫情防控再強化
“今天的上崗人員有多少?”“這個消毒毯多長時間換一次?”……在天津明陽風電有限公司,高新區網格中心渤龍湖區域的網格員王子新和韓政正在對公司疫情防控的細節進行檢查。這已經是王子新在疫情防控期間第三次到明陽風電了。隨后,他們又來到突破電氣(天津)有限公司,突擊檢查生產車間和食堂等疫情防控的重要點位,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對于企業反映的希望地鐵接駁車盡快恢復,解決員工的上下班交通問題,王子新記錄在了巡查表上,并將反饋給有關部門進行處置。
一個網格員就是一名安全“衛士”。王子新每天要走訪15家企業,對本區域社區巡查兩輪。高新區黨委辦公室楊青元介紹:“為加大巡查力量,疫情防控期間,黨委辦公室網格中心協調增加專項疫情防控網格員,制定疫情期間專項巡查工作方案、網格化巡查工作指南、巡查手冊等,充分發揮網格員綜合巡查下沉一線的優勢,通過‘見門就進,見人就問’的方式,在三個戰區開展全覆蓋地毯式綜合巡查,與各部門聯調聯動,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筑牢疫情‘防控墻’。”
處處都有紅馬甲,件件都有人應答。截至目前,高新區華苑、渤龍湖、海洋科技園的50多名網格員,累計共走訪社區1000余次,走訪公寓、企業、經營單位1600余家次,與高新區各部門和各基層管理單位人員溝通交流3900余人次,現場指導規范防控措施1100余點次,發現協調處理問題151件,發放各類宣傳材料及替換補充橫幅標語500余件次。
50多名網格員,與華苑、渤龍湖和海洋科技園3個屬地辦公室,2個督查組,組成高新區的藍軍巡查隊伍,不間斷暗訪企業,持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消除疫情防控隱患。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次次的暗訪巡查,時時提醒企業警惕麻痹思想,避免松勁心態,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風雨過后是彩虹,寒冬過去是春天。返程返崗的腳步響起,工廠的機器開足馬力,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是希望,更是必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