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DW智慧化工廠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加班加點。工人們正在生產的是G12大尺寸單晶硅片,主要用于光伏發電,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憑借這一最新研發的產品,企業在上個月簽訂了12億片的新訂單,總價值達到65億元。
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天津濱海高新區在新能源產業方面的優勢,讓企業信心滿滿。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股份)董事長沈浩平表示,中環股份將以高效疊瓦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落戶為契機,繼續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深耕?!笆奈濉逼陂g,中環股份將在新能源產業鏈方面新增投資50億元以上。
圍繞改善營商環境,天津濱海高新區不斷推出各項方便企業的政策。近日,天津濱海高新區公布了《關于在高新區產業項目審批中施行“以函代證”保障“拿地即開工”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用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支持實體經濟高速發展。《方案》通過“以函代證”的方式,把產業項目審批流程從“串聯”變為“并聯”,保障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推出新政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天津濱海高新區深知營商環境好了才能“贏好商”。
據介紹,《方案》將天津市“以函代證”的適用范圍從市政基礎設施和政府投資類公共服務建設項目,擴充到全部產業項目,主要圍繞產業項目審批流程的三個關鍵環節展開,即“前期工作意見函”替換立項,“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替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登記意見函”替換“施工許可證”。
過去一個項目從立項到拿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開工,平均時間在半年左右。通過“以函代證”的方式,實現項目部分前期手續在掛地期間前置辦理,項目從取得土地合同到開工建設最快僅需3天,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我們將原來‘串聯’的程序改為了‘并聯’,企業可以提前做很多工作?!睋旖驗I海高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馮海超介紹,原來“拿地—立項—招標設計—報批審查”的過程是線性的,現在的“立項—招標設計—報批審查”都和拿地的流程實現了同步,這讓企業開工的時間縮短了很多。節省出來的時間對很多市場敏感型和資金敏感型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例如芯片企業,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很快,只有抓對了市場節奏,才不會落于人后。
為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天津濱海高新區政務辦全力推進企業開辦網上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申請人只需登錄一個系統、申報一次信息,即可完成企業開辦所涉及的相關業務。
據介紹,在“企業開辦一窗通”可以進行企業設立登記、名稱申報、營業執照寄遞、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電子簽名等多環節事項聯辦,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全流程支持無紙化、零見面、無費用申報;平臺實行實名登記,相關部門數據共享。也就是說,在辦理事項的過程中,申請人只需填報一次,便可由系統自動帶入信息聯網核驗。
做好法定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
營商環境的優化升級,離不開高效有活力的行政管理機構從中強力推動。天津濱海高新區自上而下推行法定機構改革,成效矚目,努力破除了招商引資、產業培育、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礙,激發了體制活力與經濟發展活力,為科技創新和經濟快速發展掃清障礙。
一批批年輕的領導干部加入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田海鵬就是其中一員。來到天津濱海高新區后,田海鵬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投入新能源汽車、智能科技新項目對接洽談中。同時,迅速向分管的九個招商部門了解情況,梳理出需要決策、抓緊推動的問題,召開專題會協調解決,切實做到無縫對接。
田海鵬表示,近日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來到濱海新區與各開發區管委會新聘任的副主任座談交流,集體談心談話,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敢擔當、善作為,加大改革開放創新力度,加快推進新區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的法定機構改革已進入做“后半篇文章”的階段,正如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在致全區廣大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中所寫,“認真傾聽企業訴求,為企業提供‘精心、舒心、貼心’服務。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最終實現‘皆大歡喜’。真誠希望各位企業家當好天津濱海高新區營商環境的監督員、評論員、宣傳員,成為天津濱海高新區招商大使。共同把天津濱海高新區建成廣大企業家創業興業的沃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