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希望”到“提信心”,這個三月,鈉坤碳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迎來了助力企業乘勢而上的“春風”——近日,本市首個專為新能源產業出臺的專項政策《天津濱海高新區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出臺,分別從企業引育、企業成長、技術創新、人才引進、應用示范、生態營造等方面,為高新區內從事動力電池、太陽能、風能、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產業研發、生產、應用的企業,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我們公司有望在人才引進一項獲得20萬元獎勵,這些補貼將全部獎勵員工,讓人才直接受益,這對企業在初創期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非常有意義。”張俊說。
究竟是怎樣的政策,讓企業笑開顏?《辦法》中的硬核惠企政策實打實提振企業信心:在企業引育方面,對滿足一定條件的新引進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為鼓勵初創企業加速跑,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一定數額的新引進企業,給予50萬元到500萬元的成長獎勵。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有望獲得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人才引進獎勵頗豐,對當年引進不少于10名研究生學歷及中級以上職稱人才的新引進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在應用示范方面,對年供貨量達到一定程度的電池生產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至500萬元獎勵等。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同湘表示,新能源是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高新區先后獲批建設新能源(儲能電池)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能源產業集群試點(培育)等國家級品牌。2022年,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鏈營業收入358.95億元,同比增長34.8%。光伏領域以TCL中環、電科藍天等為代表,在晶硅材料、硅片等方面優勢突出。動力電池領域圍繞力神電池、巴莫科技、電科藍天、賽德美等鏈主企業形成“電池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性能檢測-電池應用-電池回收”的完整鏈條。風電領域以明陽風電、西門子歌美颯等為主體,在葉片、風電主機、核心部件研發制造、控制系統等方面實力強勁。《辦法》出臺后將促進新能源產業加速聚集,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引領技術革新,吸引產業人才。
《辦法》對企業的作用有多大?“雖說企業技術先進性至關重要,但僅有技術并不足以成功創業。從科研成果轉化的第一天起,初創企業在技術創新布局、公司運營與管理、金融和法務等方面,急需政府部門系統且專業的引導和幫助。”張俊告訴記者,《辦法》制定之初,相關部門向企業征求意見,“基于公司經驗,要想有效扶持和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首先要能留得住人才,關鍵技術人才沒有后顧之憂,才能沉下心去創新。沒想到我們提出的建議真的被《辦法》采納,并給予了資金獎勵。相信《辦法》將吸引和幫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在津扎根、落地并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