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科創企業,我們常聽到一個詞:融資難。難在哪兒?這些企業往往投入大、周期長、輕資產、無抵押……按照傳統信貸評估體系難以獲金融“青睞”。但在濱海高新區,金融機構在為科創企業進行信貸融資時,正在從“基本看過去”轉而“主要看未來”——作為全國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高新區構建“企業創新積分”特色模型,推出“科創積分貸”專項產品,已有200余家企業成功獲得授信280余筆,累計信用授信額度超10億元。在近日高新區舉辦的“企業創新積分制”成果交流會上,又一新模式“積分投”啟動,將與“積分貸”協同構建股債結合、貸投聯動的金融服務體系,破解融資難題。
高新區有很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它們不缺技術,但缺資金、缺資源。高新區為此在創新金融服務上積極探索,“政府部門為科技型企業精準‘畫像’,從技術創新、成長經營等維度給企業打分。同時與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背書,把創新積分作為金融機構授信的評價標準。”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同湘說,截至目前,企業創新積分制系統注冊企業超23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科技領軍企業覆蓋率均超八成。與9家試點銀行合作推出的“科創積分貸”產品,累計撬動整體授信超220億元,而“科創積分貸”的產品模式已在全市推廣應用。
融資渠道拓展越多,融資產品越豐富,自然能幫更多不同類型企業“輕裝上陣”。也因此,高新區又創新推出“積分投”:仍以企業創新積分為重要依據,而融資渠道以股權投資機構為主,輔以證券業、銀行業和服務機構等多種市場主體,聚焦高新區信創、新經濟服務業、生物醫藥、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良好資本生態圈。
交流會上,濱海高新區與天津北洋海棠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范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投資機構代表,共同啟動“積分投”合作。同時對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天津農商銀行等“積分貸”試點銀行進行了表彰。依脈人工智能醫療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憑80.88的創新積分,成功在高新區科技局的幫助下,從工商銀行天津市分行拿到300萬元貸款。該公司總經理米易雯說:“貸款如及時雨,用于深耕研發板塊、醫療應用場景的打磨及團隊人才的擴充培養。同時,憑借較高的企業創新積分,依脈吸引了不少伙伴,正密切開展后續合作。”
“通過企業創新積分制模式,海棠基金近期在高新區接觸和投資到眾多優質項目,其中已投項目包括德高化成、慧洋智能等,總計投資金額近億元,聯動帶動投資金額達數億元,橫跨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優質投資賽道。”北洋海棠基金合伙人、副總經理周培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