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華秋實。京津冀三地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深化重點領域合作,攜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之際,《科技日報》推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特別報道”,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展示十年協同發展成效。
“在北京研發團隊和天津工廠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芯片原子鐘的所有生產集成工序都將采用全自動貼片工藝,進一步提高產品一致性,年產能可從1萬臺提高到3萬臺?!碧旖驗I海高新區企業天津華信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泰”)董事長梁小芃對于2024年企業的發展信心滿滿。
依托北京總部技術基礎和研發優勢,去年7月,國內首條芯片原子鐘生產線在天津濱海高新區落成投產。作為時間頻率技術領域的核心基礎器件,芯片原子鐘的投產,不僅帶動了天津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也為航空航天、通信、海底勘探、物聯網等領域的產業賦能。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像華信泰這樣“北京研發、津冀制造”的企業燦若繁星,并逐步形成模式。三地科技部門充分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作用,結合天津先進制造優勢、河北環京地緣優勢,深入推進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科技創新成果在京津冀區域不斷落地開花,帶動產業活力競相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