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百新經濟基地樓宇位于濱海高新區華苑科技園,是集云安全、云存儲、云支付等數字經濟云服務于一體的高質量產業園區。該樓宇由黃金產業領軍企業深圳百泰集團傾力打造,在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的指導下,自2018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已吸引了百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如今,天百新經濟基地樓宇黨委早已組建完畢,下轄9個基層黨組織,黨員354名,橫跨18家大型數字金融企業,覆蓋70家入駐企業。這些黨員職工們在樓宇黨組織中不僅找到了歸屬感,也形成了合作共贏的朋友圈。
在黨建引領下,通過濱海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的協助,天百新經濟基地的黨員高管、骨干積極組建了“黨員攻堅先鋒隊”,在招商引資、孵化企業、全鏈條服務中發揮引領作用。先后引入云賬戶、易生支付、南大通用、神州通用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多年來,樓宇黨委積極圍繞樓宇底數自上而下梳理、組織體系自上而下建立“兩個自上而下”縱向搭建強勁組織體系。堅持在最活躍的經濟脈絡和地理點位植入紅色基因,專職黨建聯絡員聯合樓宇產權方,逐個企業摸排黨組織和黨員情況,建立企業名錄,進行“紅色標注”,讓企業“亮身份、亮形象”。對有黨員的企業分類指導,對入駐前已成立黨組織的企業,納入天百黨委黨建管理;對有3名正式黨員的新入駐企業,單獨組建黨支部;對暫不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有黨員企業,根據樓層相近、產業相關原則,組建聯合黨支部。同時,圍繞樓宇“黨建+經濟”的工作主題,強化組織領導,構建“1+1+1+N”四級黨建工作機制,即:濱海高新區黨委+“兩新”組織黨委+天百樓宇黨委+“N”個樓內企業黨支部和數字經濟主導企業。形成了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成功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資源轉化成發展資源,培育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樓宇黨委持續“三類機制”橫向推動工作高效開展。一方面,在四級黨建工作機制下,建立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聯席會議”機制。每季度召開會議,廣泛征集需求和樓宇治理建議。另一方面,牢牢抓住“關鍵少數”,由天百集團黨員高管擔任樓宇黨委書記,提高精準服務效能;由高新區“兩新”組織黨委專職黨建指導員任樓宇黨委副書記,專業指導上下聯動;由骨干企業黨員負責人擔任委員,配合執行落地,三方合力發揮效能。以及對樓宇內高頻事項分類施策,建立“三?!逼祁}解決機制,即,針對產業經濟發展問題,由黨建聯絡員接訴即上報高新區管委會,管委會統籌職能部門“專事專辦”;針對黨建黨務問題,發揮黨建聯絡員專業優勢“專班專題”精準解決,開展“相約星期五”主題活動,常態化解決樓宇黨務問題;針對其他問題,由天百樓宇運營方及樓內公司“專業專項”研究解決。并且采取定性分析、量化考評的辦法,對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在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方面發揮作用情況進行考評,有效促進了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工作閉環落地。
走進天百新經濟基地樓宇不難發現,這里的工作隊伍有保障,樓宇黨建有力量;陣地覆蓋有保障,樓宇黨建有空間;活動載體有保障,樓宇黨建有活力。
樓宇黨委按照“普及、提升、示范、引領”的梯度培育標準,根據綜合素質、年度考核結果,把黨務工作人員分為“明星型、競爭型、后備型”三個等級,明星型服務重點企業、競爭型服務中小微企業、后備型全面做好輔助工作,各梯次間協調聯動做好服務。同時,依托天百新經濟基地配套樓群空間,采用“一中心一站多點”的布局模式,即“黨建+”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站和各獨體建筑內的黨群服務空間點,為樓宇內黨組織和黨員建立集學習、教育、服務于一體的共享新陣地,服務輻射華苑片區周邊樓群,滿足各類主體共性、個性需求。以黨組織為圓心,“黨建+公益”“黨建+文藝”“黨建+沙龍”等活動為半徑,繪制天百樓宇黨建多彩藍圖,逐步形成了天百“黨建+公益”品牌以及“天百樓宇紅色沙龍”品牌。
根據統計,天百樓宇黨委通過開展“組織共建、事務共商、資源共享、發展共促、品牌共創”活動,已累計解決企業問題100余個;搭建了黨務咨詢與辦理、投融資、法律咨詢、知識產權服務、僑胞交流、港澳交流等11個服務載體;逐步形成了數字經濟的良好產業生態,以及以云賬戶、神州通用、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信創、云計算、大數據、科技金融和現代設計六大新業態方向。
在天百樓宇落成投產的第一年,天百新經濟基地實現企業營業收入408.31億元,入駐企業21個,主導產業10個。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天百樓宇入駐企業已達72家,主導產業增長至20類。通過持續培育“天百樓宇”特色黨建品牌,樓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從數據中不難看出,無論是入駐企業質量,還是營業收入攀升,如今天百樓宇黨建工作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已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