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自古以來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總書記有號召,統一戰線有行動。統一戰線作為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統籌資源優勢,實施精準幫扶,在助力幫扶地區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近日,中央統戰部召開統一戰線助力鄉村振興聯席會議,總結2023年以來統一戰線社會服務工作取得的成績,提出下一步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統一戰線定點幫扶和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工作明確了思路舉措。
統一思想,深化認識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于“三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念茲在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抓好防止返貧監測,落實幫扶措施,增強內生動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和定點幫扶工作,進一步指明了目標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學習好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以更加自覺的行動、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科學的方法,推動統一戰線社會服務工作持續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找準定位,發揮優勢
2023年,統一戰線在各定點幫扶縣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13.75億元,培訓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才3.93萬人次,幫助銷售和購買脫貧地區農產品30.68億元。
數字無言,力有千鈞。
去年以來,統一戰線把幫扶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推動幫扶模式更加完善、資源投入更加有效、優勢發揮更加充分、特色亮點更加突出,各方面幫扶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取得積極成效。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2024年統一戰線社會服務工作,必須把握工作重點,細化任務舉措,逐項落實到位。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幫助幫扶地區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措施,從制度上預防和解決返貧問題;協調東中部地區學校開展“一對一”、“多對一”幫扶共建,幫助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資助困難家庭學生就學;協調建立醫療專家工作站、醫療健康研究院等教學科研基地,組織醫療專家開展醫療義診活動;支持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林下經濟等家庭經營項目,增加經營性收入;推廣定向、定崗培訓等經驗做法,推動幫扶地區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健全跨區域務工信息共享和有組織勞務輸出機制,培育壯大勞務服務品牌。
——積極協調聯引資源支持產業發展。發揮統一戰線智力資源優勢,幫助地方謀劃好產業發展方向,圍繞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開展培訓指導;幫助引進優強企業支持特色農產品開發;支持農民合作社、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幫助地方龍頭企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通過幫助地方引入行業商會,輻射帶動縣域商業體系發展;發揮電商人才、網絡“大V”等優勢,幫助提高特色農產品網絡營銷能力。
——深挖潛能參與幫扶地區鄉村建設。立足鄉土特征、地域特點、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通過專家指導、公益幫扶等幫助地方因地制宜開展鄉村建設規劃;幫助完善易地搬遷社區配套設施,改善和提升群眾生活條件;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結合各自幫扶資源優勢支持幫扶地區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等逐步美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開展農村科學健康防疫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逐步下沉到田間地頭。
——創新舉措幫助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開展對基層干部和村“兩委”成員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組織法律專家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不斷提高鄉鎮、村班子鄉村振興工作能力和水平;幫助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探索擴大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覆蓋范圍,帶動農村移風易俗和鄉村文明;支持“智慧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
——強化協同扎實推進“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強化協同聯動,整合幫扶資源,積極開展“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在科技領域,致公黨中央、九三學社中央牽頭搭建“數字小院”、“專家工作站”、“科技特派員之家”平臺,推動“致福光谷”企業數字化轉型;在產業領域,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和光彩事業指導中心共同辦好“光彩行”系列活動,推進貴州“萬企興萬村”行動向畢節傾斜支持;在教育領域,民盟中央、民進中央牽頭開展“數字支教”、“強師工程”等教學活動,深化“教研試驗+示范+推廣”合作辦學模式;在健康領域,農工黨中央、臺盟中央牽頭深化醫療機構結對協作,助推“互聯網+智慧醫療”體系建設,參與畢節醫療“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在人才領域,民革中央、中華職教社牽頭推廣“東遷西歸”合作辦學經驗,幫助完善特色專業學科。
求真務實,精準有效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會議要求,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做好統一戰線社會服務工作特別是定點幫扶工作,需要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在更加精準有效上下功夫,重點處理好5個方面關系。
——正確處理好地方所需和統戰所能的關系。幫扶地區要統籌研究本地實際情況,提出既符合當地資源特色、群眾所思所盼、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又契合統一戰線所能所長的項目清單。統一戰線各幫扶單位要加快建立幫扶項目庫,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正確處理好外部幫扶和激發內生動力的關系。聚焦幫扶地區產業發展需求和脫貧群眾轉移就業的需要開展培訓,舉辦脫貧勵志報告會,用身邊人的創業史、致富經鼓勵身邊人,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正確處理好學習借鑒和因地制宜的關系。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中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結合幫扶地區自然、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舉措,切忌好高騖遠,避免因水土不服影響幫扶成效。
——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在謀劃具體幫扶項目時,要堅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方向,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助力幫扶地區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
——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關系。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嚴密防控各類風險,精準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風險隱患,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