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濱海新區舉辦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開工活動。高新區分會場活動在渤龍湖科技園518所衛星互聯網系統整星生產線建設項目現場舉行。此次開工,高新區重點項目有3個,涉及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分別是衛星互聯網系統整星生產線建設項目、華為鯤鵬生態項目和中電創新園項目,投資額超過2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近8億元。
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峰宣布“濱海高新區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并與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所長韓鳳宇共同為項目揭幕。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郭磊、孫洋出席。韓鳳宇和華為天津數字政府業務部總經理史磊、天津中電光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宋慶文分別介紹項目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雙戰雙贏”的嚴峻挑戰,高新區瞄準發展“窗口期”,搶抓發展機遇,全力駕馭好投資這架“馬車”,讓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壓艙石”更穩固。1-4月,固定資產投資逆勢上揚,同比實現了14.9%的增長,增速居各功能區首位;內聯引資35.8億元,較一季度降幅環比收窄30%;實際利用外資3.345億美元,同比增長3.54%。按照“開工新建一批、結轉續建一批、竣工投產一批、儲備報批一批”的要求,2020年,高新區重點項目共計170個,含市級重點項目17個,總投資額近13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0億元。下一步,高新區將在引育新動能上持續發力,跑出“高新加速度”,以項目為王,不斷加強產業聚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新區發展大局,努力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
天津衛星互聯網系統整星生產線建設項目
整星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39億元,計劃改造航天五院天津基地內現有廠房,改擴建面積6400平方米,并新增設備161臺(套)。這條生產線將徹底改變傳統的“研制衛星”模式,依托智能管控、智能物流等系統,通過自動化裝配、測試及試驗等手段,在短時間內完成衛星的大規模生產,實現衛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制造,全面提升衛星研制和生產效率。廠房改造及整星生產線預計于今年12月完成,2021年一季度實現量產,年產衛星不少于100顆,并具備一定擴展能力。
天津華為鯤鵬生態項目
應用系統鯤鵬轉化平臺總投資3億元,基于鯤鵬的行業解決方案孵化平臺、全國性鯤鵬產業認證機構、鯤鵬人才培養,建設天津鯤鵬創新中心展廳,建設天津安全可靠平面,打造基于鯤鵬的超算中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創新發展。其中展廳項目包括3000平方米展廳與500平方米工作區域。主要功能包括:展現華為在5G和鯤鵬生態體系中的最新科技發展成果,組織推廣華為與天津市生態伙伴最新的合作成果,提供學習服務、構建生態服務、市場推廣服務和銷售服務。高新區與華為扶持本市高科技企業使用華為鯤鵬技術,推動既有生態遷移和新應用開發。項目完成后,將帶動我市一批企業成為華為鯤鵬生態的合格供應商,借助鯤鵬之力,使我市相關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天津中電創新園項目
中電創新園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約67畝,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將緊緊圍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數字經濟等產業領域重點發力,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產業資源共享平臺的優勢,基于數字雙空間的建設能力、創新與產業集群能力、跨區域產業合作能力這三大核心能力,在園區開發建設、運營服務、產業投資等方面,不斷探索與天津高新區的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產業創新中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