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戰役持續三年,作為確診新冠肺炎的關鍵環節,核酸檢測成了一個熱門的詞匯。這個詞匯背后有一群技術人員,他們不是絕對一線的醫生護士,但是時刻需要接觸集中的、極具傳染性的疑似樣本,擁有比一般人更大的感染危險,面臨前所未有的體力和意志力考驗。來自天津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的李行就是他們中的一員,而作為實驗室經理,她的責任相比普通技術人員顯得更加重大。
2020年4月起,李行作為主要實施人,嚴格標準、協調人員、調度設備、優化流程,集結帶領實驗室上百名檢驗技術人員,組成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新冠核酸檢測隊伍。這支隊伍中,88名隊員是女性。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核酸檢測戰場上的主力軍。
三年來,1000余個日日夜夜,李行和她帶領的隊伍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核酸檢測服務的第一線。除了完成日常每天持續上萬管的核酸檢測工作,李行還組織安排31人次馳援北京、廣州、南京、廈門、哈爾濱、呼和浩特等16個城市地區的抗疫工作。2021年7月,李行作為實驗室管理骨干,參加南京、揚州的支援工作。2022年1月,天津奧密克戎阻擊戰中,李行作為主要管理人員,調動人員、設備,梳理流程,極短時間內組建了位于天津商業大學、天津奧體中心的兩組氣膜實驗室,連續13天吃住在實驗室,圓滿完成了大篩任務。2022年12月,核酸陽性后頂著39度高燒的李行,拖著她的行李箱,再一次出現在實驗室辦公室的電腦前。
三年來,運送核酸樣本的車輛始終在路上,金域醫學實驗室的燈也從未熄滅。李行和她帶領的隊伍一直與標本、防護服相伴。她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不求回報,不懼誤解。累了,撐在桌子上直直腰;困了,躺在地板上緩緩神;熱了,站在空調下降降溫;哭了,擦干眼淚繼續干。面對不同的需求、流水的標本、視頻里的家人,李行帶領這支鐵打的團隊沖得上、扛得起、頂得住,她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迸發出的無窮力量,彰顯了新時代醫學檢驗人的專業和堅韌,展現出特殊時期巾幗不讓須眉的勇氣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