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嵌入式研發部的朱青山,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大山”,形象又貼切。他踏實穩重、樸實敬業,是撥云見日的良師,亦是并肩戰斗的伙伴,作為國內鮮少能夠同時熟練掌握PCIe及SOC架構的技術人才,幾乎每一款飛騰CPU背后都離不開他的重要貢獻。
作為一名從湘西大山中走出的湖南漢子,朱青山身上有著湖南人特有的“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的精神。
2014年,研究生畢業不久,躊躇滿志的朱青山在同門師兄的引薦下加入了全新誕生的飛騰,順應時代的浪潮,共同投入國家亟需的自主核心CPU研發工作。
“你驗完了沒有?”
“芯片還存不存在bug?”
這兩個讓研發人員瞬間崩潰的問題,幾乎是當時的研發團隊每天都要直面的“靈魂拷問”。這樣的問題,實際上也是對團隊驗證平臺搭建能力的考驗。在過往的工作中,負責各模塊開發的小組需要各自開發相應的驗證環境對其模塊進行驗證,這項工作耗費了研發團隊大量的時間精力。軟件開發出身的朱青山僅僅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為部門搭建了一個完整的部件級驗證環境。全新的驗證工具能夠實現自動化設計驗證,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哪怕是新員工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上手使用,對于提高CPU產品的驗證質量和驗證效率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項驗證工具也應用在了部門后續 CPU 的開發中,沿用至今。這項亮眼的工作讓朱青山從年輕的研發隊伍中脫穎而出,從I/O組常規的驗證工作啟航,逐步參與到更具挑戰的其他核心功能開發工作中。
近現代文人王開林曾說過,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鮮明,他們特立獨行,具有獨立自由的思想和堅強不磨的志節,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立異。
FT-2000A/2嵌入式CPU項目時,千兆以太網調了很久都沒能正常工作,遲遲無法定位問題,并且硅前驗證的驅動開發人員也碰巧離職,這個模塊便成為了一個燙手山芋,大家幾乎已經要放棄了。
就在這項工作停擺之時,領導想到了“不走尋常路”的朱青山。
“當時我還是第一次接觸以太網,對于以太網完全停留在用來上網這個概念,如何工作一無所知。”由于項目時間的急迫性,從未接觸過以太網設計的朱青山從頭開始學習設計文檔、協議手冊。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整個驅動是怎么工作的?驅動是不是這個問題的突破口……出于對以太網驅動工作方式的好奇,也出于解決問題的急迫性,朱青山暗下苦功,把以太網的驅動“死磕”了一遍,在對驅動有了一番了解的情況下,朱青山又敏銳地發現設備樹配置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軟件上使用不當的問題,把軟件也“死磕”了一遍。
就是這樣的死磕,朱青山僅僅花了1個月的時間,調通了困擾部門所有人的以太網控制器,順利推進了項目。
“超越自我,超越環境限制,找到突破口和希望。” 這就是科研精神,是朱青山在研發工作中不斷探索鉆研的方向指導。
在X100套片項目中采用從未使用的全新架構和USB、SATA、DC、DP、GPU、serdes復用等多項從未使用過的新技術,朱青山帶領SOC組和高速組成員反復讀協議規范和標準,經常凌晨還在辦公室跑激勵、分析bug;在復雜度高、任務重的E2000嵌入式CPU項目中帶領項目組駐扎海南集中封閉2個多月,累計完成了30余次關鍵技術試驗,60天10次系統理論培訓,400多項任務……
面對一些從未遇過的難題,朱青山從未想過退縮,而是當作一次次歷練。在他的理解里,這段寶貴的經歷幫助他“站在戰略的層面思考問題,通過豐富的實戰經驗,去提升思考的敏銳度和深度。”
憑借著自我超越的攀登者精神和堅韌頑強、恪盡職守的品格,朱青山獲得了“2018年優秀員工”“2019突出貢獻獎”“IPD流程體系建設先進個人”“長沙市制造業緊缺急需人才類別二類人才獎”等多項榮譽,參與研制的近10款CPU芯片正保障著國家信息安全和千行百業安全運轉,支撐著數以千億計的數字經濟產業。
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朱青山這一路不停地追問,亦在不停地用實際行動給出回答,雖然面對的困難各有不同,最終解決方案大多離不開“勤而行之,自我超越”這八個字。這些可貴的品格賦予了每一個CPU“高光時刻”,也讓他在無法預測的未來道路上,持久地享受探索與收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