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為加強高新區各行業領域有限空間作業的風險管控,有效避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發生,根據近年來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風險條件確認和風險管控經驗,按照《市應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的通知》(津應急〔2019〕5號)和《濱海新區2019年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方案》(津濱應急發〔2019〕1號)要求,結合高新區實際情況,高新區安委辦研究制定了《濱海高新區2019年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19年3月20日
(聯系人:齊浩;聯系電話:83703083,13920743419)
濱海高新區2019年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方案
根據《市應急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的通知》(津應急〔2019〕5號),《濱海新區2019年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方案》(津濱應急發〔2019〕1號)要求,避免發生有限空間安全生產事故,營造更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進一步做好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督促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進一步完善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企業監管臺賬,明確安全監管職責,落實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有限空間辨識能力,完善有限空間臺賬,規范企業有限空間作業行為,普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消除“有限空間辨識、安全警示和作業審批制度不落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防止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在我區發生。
二、工作內容及分工
工作范圍及分工: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所轄范圍內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
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石油天然氣管線、電力、通信等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貿易發展局:負責商業零售、賓館、市場等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社會發展局:負責學校、幼兒園、體育場館、醫療機構等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建交局:負責建筑施工、裝飾裝修、城鎮燃氣管道、供水、供熱等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城環局:負責市容環境基礎設施、公用管道清淤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市場監管局:負責特種設備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安全監管局:負責機械、輕工等工貿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科技局、火炬園協調服務中心:負責孵化器及工業樓宇、商務辦公樓宇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國際創業中心:負責管轄范圍內孵化器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軟件園管理中心:負責管轄范圍內孵化器及工業樓宇、商務辦公樓宇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塘沽海洋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塘沽海洋科技園區域的各行業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海泰集團:負責海泰集團及下屬公司;海泰集團下屬物業公司管理范圍內孵化器、辦公集中樓宇;集團及下屬公司涉及租賃廠房及服務外包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國資公司:負責本公司及下屬公司;本公司及下屬公司管理范圍內孵化器及寫字樓宇;本公司及下屬公司涉及租賃廠房及服務外包領域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
工作內容:對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督促工貿企業落實有限空間風險辨識建立臺賬、作業人員安全培訓、作業審批及執行、警示標識設置、通風檢測儀器裝備配置、應急演練、外委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等 7 個方面。各行業主管部門參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重點做好對有限空間的辨識,完善辨識臺賬,設置明顯警示標識,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
三、時間安排
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動員部署。安委會辦公室3月底前制定工作方案,并印發至各行業主管部門,由各行業主管部門對所涉及的領域進行推動部署。4月中旬前,安監局要完成1—2個有限空間示范單位的創建工作,組織轄區工貿等相關企業進行現場教學培訓參觀交流,對轄區工貿企業的有限空間確認工作再動員再部署;5月中旬轄區相關企業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有限空間的確認工作,基本完成企業層面的有限空間管理工作。其他行業主管部門要參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部署所轄范圍內其他單位和企業開展有限空間確認工作。
第二階段摸底排查集中整治。從5月20日至9月30日開展摸底排查集中整治工作。安監局將對轄區工貿等相關企業特別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進行摸底排查和執法檢查,徹底摸清底數、完善監管臺賬、督促企業落實有限空間的各項管理措施;對存在“有限空間辨識、安全警示和作業審批制度不落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企業,將依法依規嚴格實施行政處罰。其他行業主管部門要參照執行。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階段。從10月1日至11月15日,新區應急管理局將對各功能區、街鎮的有限空間確認工作情況進行抽查驗收,對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察。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政治意識,把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人。
從全國來看,有限空間作業每年都會發生多起安全生產死亡事故,這說明我們對有限空間作業的監管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有限空間作業辨識仍然不到位,監管臺賬不完善;二是部分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現象仍然突出。各監管單位和執法人員要正確認識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牢固樹立“紅線”意識,認真貫徹“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要求。要勇于擔當、敢于擔責,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把企業逐個分配到人、責任落實到人。
(二)嚴格執法檢查,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安監部門要認真貫徹《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和《工貿行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17版)》加大對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的監督執法力度,逐項對照7個方面問題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形成監管執法威懾力,其他相關部門也要參照上述標準加強監管。一是要督促企業按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參考目錄》進行全面辨識建立臺賬,對有限空間逐一編號,登記在冊;二是督促企業建立作業審批制度,規范“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程序。三是督促安全警示標志設置的落實,對排查出來的有限空間要進行醒目的“有限空間、未經審批、禁止入內”標注和醒目的標識提示。四是強化有限空間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督促企業在作業過程中,應急設備設施的準備,防止擅自進入及盲目施救。
(三)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抓住重點行業領域和關鍵環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將有限空間摸排、檢查工作與日常監督執法、各類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工作結合起來,將有限空間作業條件確認工作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工貿等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等工作中,多管齊下,不斷鞏固和提升工貿等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新區文件要求,安監局負責報送工貿企業相關報送工作,其他部門要建檔、建數據、做好部署推動落實,并形成總結材料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