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濱海新區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相關通知和高新區相關部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情況編制。報告共分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共6個部分。報告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19年,高新區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貫徹學習條例、通知和意見相關內容,對照《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國辦發〔2019〕14號),緊扣高新區中心工作與人民群眾關注關切,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及時解讀回應,擴大公眾參與,增強公開實效。主動公開信息渠道為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線下查詢)、高新區門戶網站、新媒體及天津市、濱海新區相關網站等。依申請公開的申請渠道為濱海新區政府門戶網站,2019年高新區管委會共收到依申請政府信息2條,申請人均為自然人,按時辦結2條。
(一)切實加強政策解讀和積極回應關切
加強政策解讀。深入落實“民營經濟十九條”“津八條”“濱海五十條”和高新區“三個七條”等系列政策,完善區域服務體系建設,最大限度為企業發展減負、提供服務。通過高新區門戶網站發布政策解讀或圖解13次,發布并及時解讀了《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和《天津高新區支持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項目指南》,推動雙創載體持續升級。發布并及時解讀《天津高新區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了《天津高新區關于支持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強科技金融政策和產品供給。發布并及時解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項目臨時使用土地管理辦法(暫行)》,進一步規范對臨時用地行為的管理。11月20日,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暨先進企業表彰大會召開,會上發布了支持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系列政策和《天津高新區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0年)》,以扎實的舉措全力打造濱海智谷和經濟發展“航空母艦”。
積極回應關切。2019年共辦理市、新區人大代表建議8件,閉會件1件,再次辦理件1件,并完成辦理結果公示,積極落實三走訪制度,確保辦理滿意率100%。發揮高新區24小時服務熱線在政策解答、政府服務、公共服務、意見征集、輿情采集方面的積極作用,全年共受理企業群眾咨詢與訴求問題40546件,按時辦結率100%。加強輿情信息研判和引導,暢通發布渠道,著力做好就學就醫、住房保障、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方面的熱點回應。例如圍繞華苑環內外交通治理工作,由于涉及區內廣大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且政策性專業性強,采用張貼宣傳單、面對面互動宣傳和勸阻違法停車規范停車、道路沿街宣傳語等方式進行社會宣傳,做到線上線下及時發聲、準確發布權威信息,獲得了企業和群眾的理解和認可。
(二)切實推進決策和執行公開
推進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制定出臺《天津濱海高新區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了高新區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行政執法監督考核四大體系,從頂層設計上為依法監督工作提供有力遵循。成立濱海新區執法監督平臺建設高新區分中心,建立高新區行政執法情況通報制度,依托濱海新區執法監督平臺的數據,每月通報高新區行政執法情況。2019年高新區共錄入執法案卷1746件次,執法人員參與執法率達到100%。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對公示信息和登記事項專項抽查,抽查企業647戶并將結果市場主體信用公示系統公示;對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完成監督性環境監測240項,完成雙隨機抽查企業90家。
推進法定機構改革期間社會招聘工作。高新區2019年共開展兩次面向國內外的公開選聘工作,分別為4月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副主任,9月份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中層及以下領導干部,兩次公開選聘工作均第一時間在高新區政務網發布公告,對選聘崗位、資格條件、崗位說明、選聘程序等信息進行公開。
(三)切實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深化重大風險防范化解、生態環境、扶貧助困領域公開。做好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以及涉嫌非法集資風險排查,增強群眾非法集資風險防范意識。及時轉發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5次,對高新區內重點源開展監督性監測并在網上進行監測數據公開,涉及重點企業11家,水重點源4家,每半年公開一次,其他重點源每年公開一次。通過天津扶貧網發布企業用工信息,為企業招聘到18名對口幫扶澤庫縣適齡勞動力,積極宣傳《市人社局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的通知》文件精神,鼓勵企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并為企業申請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對高新區派駐寶坻困難村幫扶工作進行宣傳報道,全年共發布工作信息6條,及時宣傳結對幫扶工作進展情況及幫扶成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扎實開展“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推出“五減、四辦”改革舉措,實時更新向社會公開的各類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信息,建成“政務服務無人超市”,承接市級下放權限185項,平均辦理時限提速80%,行政審批效率保持全市領先。完善代辦中心功能,提升審批服務代辦制工作,通過窗口服務、調研走訪、會議接待和新聞媒體等多重渠道,持續加強對高新區代辦服務工作的宣傳和推廣,全年完成代辦近5000件,年內接受市、區級媒體采訪報道6次。聚焦市場監管信息公開,全年開展了食品安全日常和各類專項檢查完成食品抽檢422次,抽檢結果通過綜合服務中心電子屏予以公示。組織對園區內的加油站、商場、超市等商品銷售企業及生產制造企業進行產(商)品質量抽檢共計44次,形成《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商)品質量抽檢公告》并發布。
深化財政領域信息公開。高新區財政預算和決算信息由新區統一在濱海新區門戶網站上對外公開,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和標準由天津市財政局發布,高新區所有招標公告和中標信息均在“天津市政府采購網”以及“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網站進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深化民生領域信息公開。發布“高新區2019年服務企業和群眾的十件實事”,涉及公寓提升改造、社區居民服務、停車疏解治理、公共交通優化、基礎教育改善、社區醫療提升、市容環境美化、商業配套完善、群眾文體活動豐富、行政服務便利化等多個企業和群眾重點關注的方方面面。及時發布重大民生建設項目的實施情況和教育資源的動態信息,例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高新區外國語學校項目、渤龍湖體育中心項目的開工建設信息,高新區海洋科技園未來學校、新北二小的招生信息等,不斷增強區內群眾對區內事務的參與度與獲得感。聯合轄區醫療機構開展義診活動總計21場次,受益人群1500余人,活動現場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折頁12類,共計1萬余份。以航天城社區服務中心為載體,組織法律咨詢服務18次,公益電影放映18場,文化活動19次。
深化社會保障和就業促進領域信息公開。在社會保障方面,認真落實社會保障各項政策,公開《天津市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實施辦法》《天津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等工商保險政策,《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事業保險援企穩崗工作的通知》等穩崗補貼政策,創新政策公開方式,深入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區、工地,邀請企業參加培訓會,解讀天津市社會保障各項政策內容和管理規范,取得積極成果。在促進就業方面,公開并實施《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關于印發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同事》《市人社局關于加強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補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積極的就業促進政策,深化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就業增量。
(四)切實推進政府信息平臺建設
高質量打造高新區門戶網站。2019年1月1日新版高新區官網正式上線運行,全年訪問量達到3473288次,全年共發布信息4385條,開設政策解讀、重點工作等10個專欄專題。完成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基礎平臺的建設和數據的共享及整合,建成覆蓋全區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和服務體系,實現政務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平臺化、協同化,群眾辦事滿意度顯著提升。
高質量打造高新區新媒體平臺。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政務微信2019年累計推送1142刊,粉絲4.7萬人。開設微信菜單“政務高新”“高新互動”等。政務微博全年累計發送3206條,粉絲42.8萬。通過“雙微”平臺的留言管理功能實現零距離對話,收集建議意見并及時予以反饋,對政務信息公開、新聞輿論引導、政民互動溝通、社會管理創新、提升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0 | 0 | 0 |
規范性文件 | 39 | 25 | 97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16557 | 3355 | 19912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7146 | 增291 | 7437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55 | 137 | 192 |
行政強制 | 1 | 增15 | 16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25 | 284.26萬元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 | 0 | 0 | 0 | 0 | 0 | 2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2019年,高新區管委會未因政府信息公開原因而被申請行政復議,亦未被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目前,高新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信息質量不夠高、公開時間滯后、依職權公開信息比例低、培訓力度不足等。2019年12月1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圍繞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進行部署,按照會議精神,高新區下一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提升。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成立高新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小組,設置專人專崗,統籌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好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并根據法定機構改革后的部門設置完善任務分工。二是優化政府信息公開的流程設置。理順信息公開起草、審核、發布全流程工作,處理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落實好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審查機制。三是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的培訓與交流。牢牢把握住條例出臺后的新規范、新要求,盡快組織參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培訓,對于條例條款、具體案例、辦理流程以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化培訓,推動下一步工作順利開展。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