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控指揮部各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各區防控指揮部:
當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近日,部分省市相繼報告湖北省輸入病例、本土散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五一”假期將至,為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守好天津主陣地,筑牢首都“護城河”,構建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現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強化主體責任
1.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做好疫情防控挑戰嚴峻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2.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精準分析“五一”假期疫情風險點,不容絲毫松懈,加強應急值守,主要領導同志要靠前指揮,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抓實抓細“五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
3.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明確“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統籌安排部署,強化底線思維,認真查擺漏洞風險,加固薄弱環節,重點強化公共場所、游覽景區等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二、強化重點人員管理
1.強化場所服務人員管理。做好員工自身防護和日常管理,做到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崗,減少人員聚集活動。員工上崗前須進行體溫檢測,并記錄臺賬,必須佩戴口罩上崗。
2.強化顧客游客管理。做好體溫檢測、查驗天津“健康碼”、進行“津門戰疫”掃碼。體溫正常、持天津健康碼“綠碼”的人員,方可進入公共場所或游覽景區等。近14天內具有武漢旅行居住史人員,體溫正常、持天津健康碼“綠碼”且須出具抵津前7日內或在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進入。進出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三、強化重點場所管理
1.強化游覽場所管理。旅游景區應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實施流量控制,采取預約制、限流、分流等措施,控制游客間距保持1米以上,避免出現人員聚集擁擠。規范做好公共場所消毒工作,游客服務中心應備有75%的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液等物品,免費供游客使用,并嚴格按照技術規定做好管理使用工作。
2.強化餐飲行業管理。餐廳盡量實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禁止大規模聚餐、串桌等行為,加大餐桌間距,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餐椅使用后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須實行嚴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建議使用公勺公筷,或自帶碗筷。就餐時盡量同向就坐,面對面就坐應錯位,注意保持距離。餐廳提供所有食品須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確保干凈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3.強化購物場所管理。加強通風換氣,對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如存儲柜、電梯間按鈕、扶梯扶手、衛生間門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潔消毒。通過分流、限流減少人員聚集,在收銀處設置“一米線”,提醒顧客排隊付款結賬時保持安全距離。鼓勵使用移動支付方式,通過自助通道結賬,推行顧客自備購物袋購物。
4.強化交通運輸管理。航空、高鐵、道路客運、城市客運(含公交、出租車、網約車)等企業及客運場站要繼續嚴格落實工作人員、司機及乘客的健康監測制度。場站內應設置應急區域,發現發熱等可疑癥狀的乘客就地暫時隔離,再按照相關預案規范處理。加強交通運輸工具通風換氣,飛機、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對機艙、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并做好手衛生。
5.強化社區(村)防控管理。各區要嚴格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堅持體溫檢測、查驗天津“健康碼”等措施,推廣天津“健康碼”普及應用。嚴格落實快遞、中介、裝修、家政等人員進出小區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民宿、農家院要遵守社區(村)防控要求。強化社區清潔,做到垃圾分類管理、“日產日清”,清運過程實行密閉化運輸。
6.強化室內體育健身場所管理。要采取分區域、分時間、分階段、分項目服務,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采取提前預約等方式控制入場人數,杜絕人員聚集,鍛煉者之間要保持2米以上間距,不能同時使用同一器材進行鍛煉。各類游泳場所、利用地下空間、在密閉場所內開設的或自身尚未做好疫情防控準備的室內體育健身場所繼續暫停開放服務。
四、深入宣傳引導,加大督導巡查
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當前的疫情特點,明確宣傳重點和核心知識,加大個人防護、社交距離、旅行提示等重點內容宣教,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群眾衛生防病意識和能力。要做好輿情信息監測,及時澄清不實傳言,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社會穩定。
2.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廣泛深入開展環境大整治活動,重點消除衛生死角,大力開展“廁所革命”,清除“四害”,杜絕病媒生物孳生。
3.全面規范督導檢查。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公共場所、設備設施、游覽安全等重點區域或環節全面排查,確保安全開放、安全游覽、安全服務。行業主管部門要組織開展演練并加強監督檢查。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及時開展專項督查,排查控制潛在風險,注重防控效果的評估。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重點難點問題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及時整改,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市防控指揮部
202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