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出版的第15期《中國紀檢監察》雜志用10個版面推出《天津 讓監督有形有效覆蓋基層》系列組稿7篇,聚焦天津市紀委監委以健全基層監督責任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為抓手,努力提升基層監督質效,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更有力地整治“蠅貪蟻腐”,更便捷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更有效地保障黨的好政策在基層落實落地。其中,“踐行論要”部分刊發了天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輻寬的署名文章《完善基層監督體系 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全文如下:
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必須延伸監督觸角、激活“末梢神經”。天津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系統觀念、貫通理念、統籌方法,圍繞“誰來監督”“監督什么”“怎么監督”,聚焦責任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著力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不斷提升基層監督治理效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圍繞“誰來監督”,健全基層監督責任體系,厘清責任、層層加壓,推動責任下壓、重心下沉、力量下移
全面從嚴治黨要靠全黨、管全黨、治全黨,做深做實基層監督同樣需要各級黨組織知責明責、踐責履責、擔責盡責。天津緊緊扭住落實責任這個關鍵,堅持“市級領導、區級主責、街鎮直抓、村居落實”,構建黨組織全面監督、紀檢監察專責監督、部門職能監督、各類監督協同配合的基層監督責任體系。
壓實黨組織責任,強化全面監督。抓好基層監督,關鍵在各級黨組織特別是“一把手”以上率下、擔起責任。擰緊責任鏈條,堅持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逐級負責、上下貫通,督促各級黨組織每年制定監督重點任務清單,加強對基層監督的統籌謀劃、組織領導、部署推動、檢查落實,形成基層監督全覆蓋的整體合力。把基層監督納入巡視巡察、黨建述職、主體責任考核、政治生態評價,把責任貫到底、壓力傳到位。
壓實紀檢監察組織責任,強化專責監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是監督專責機關,做好基層監督責無旁貸。建立市、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基層監督聯系點制度,把基層監督納入紀檢監察業務考核評價,強化對基層監督的領導指導。綜合運用談心談話、檢查抽查、監督民主生活會、受理信訪舉報、督促巡視巡察整改、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善于發現問題、精準處置問題、推動問題整改,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做起來。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健全完善約談提醒、檢查考核、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等制度,增強監督嚴肅性和有效性。
壓實部門責任,強化職能監督。職能部門承擔著對基層貫徹執行本部門本系統本領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責任,必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圍繞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樹立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整治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等,督促組織部門強化監督;圍繞落實平安建設、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等,督促政法部門進行監督;圍繞落實黨中央和市委惠民富民政策、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民心工程等,督促財政、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監督。建立聯席會議對接、雙向線索移送、部門協同聯動等工作機制,強化各類監督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協作配合,共同推進基層監督走深走實。
圍繞“監督什么”,健全基層監督工作體系,突出重點、靶向糾治,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找準基層監督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健全機制、深化整治,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深化政治監督工作機制。做強基層監督是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政治上抓,聚焦“國之大者”,推動基層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市委決策部署落實到“最后一公里”。深入治理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好人主義,嚴肅查處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把持基層政權等突出問題,持續凈化基層政治生態。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堅決同潛規則、江湖習氣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和不良地域文化作斗爭,營造基層風清氣正的良好發展環境。
深化點題整治工作機制。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問題,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對準靶心、精準發力,以正風肅紀反腐實際成效贏得群眾擁護和支持。重點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圍繞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管理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糾治政策措施落實、管理監督、項目推進、專項資金和各類補貼申領發放等方面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重點整治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聚焦征地拆遷、教育醫療、養老社保、就業創業、生態環保、食品藥品安全、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等領域,糾治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重點整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糾治涉黑涉惡勢力侵蝕基層政權、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以及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涉黑涉惡腐敗、充當“保護傘”等突出問題,堅決鏟除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三個以案”“以案四說”工作機制。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舉措,也是基層監督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采取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拍攝警示教育片、編發懺悔錄和案件通報等形式,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德、以案說責,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針對典型案件暴露的問題,用好“六書兩報告兩建議”,推動發案單位和部門吸取教訓、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深化改革,促進基層治理水平提升。
圍繞“怎么監督”,健全基層監督制度體系,創新方式、織密網絡,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創新監督理念和方式方法,著力解決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問題,推動基層監督高質量發展。
完善小微權力監督制度。督促職能部門制定小微權力清單,繪制并主動向群眾公開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明確實施主體、權力事項、政策依據等內容,推動黨員干部規范履職用權,讓群眾看圖辦事、按圖監督。推進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推動黨務、政務、財務等事項公開。完善基層黨員干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促進小微權力陽光運行。
完善監督統籌制度。推進片區協作,針對基層監督力量分散薄弱的問題,實行“片長+協作片區+協作小組”監督聯動工作機制,將每個區劃分為不同片區,每個片區設立若干協作小組,開展協同監督、交叉監督;對本地干擾多、辦案阻力大的案件,運用異地交叉、聯合辦案等方式協作查辦,變“單兵作戰”為“兵團會戰”。開展提級監督,針對鄉鎮(街道)、村(社區)人情干擾大、發現問題質效不佳等實際,聚焦集體經濟體量大、工程項目建設多、廉政風險高以及組織管理混亂的基層單位開展提級監督,用“級差”打破“熟人壁壘”。強化巡察聯動,圍繞規避人情干擾,統籌全市巡察力量開展交叉巡察;延伸巡察觸角,對村級黨組織直接巡、全覆蓋,對社區黨組織實行“巡街帶社區”,對社會矛盾多、問題反映集中的村(社區)開展重點巡察。
完善素質能力提升制度。注重選優配強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持續優化基層監督隊伍結構,推動“一池水走活”。通過教育培訓、實戰鍛煉、知識測試、經驗交流、互學互看、上講臺等方式,不斷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進一步發揮村(社區)紀檢監察工作聯絡站作用,規范監督內容、流程、方式,健全線索直報、優先核查、及時反饋機制,打造“廉情直通車”。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很多突出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始終心懷“黨之大計”“國之大者”“民之關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緊緊圍繞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落實、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推動監督下沉落地,織密基層監督網絡,完善基層監督體系,使基層監督決策部署指揮更有力、資源力量整合更有效、措施手段運用更協同,不斷將監督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