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委黨校在主體培訓班中設置警示教育單元課程,開展黨規黨紀教育;湖北省武漢市圍繞近年查處的典型案例召開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北京市平谷區紀委監委在全區開展“初心不改 勤廉中堅”年輕干部紀法宣傳教育活動……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要強化經常性紀律教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引導黨員、干部時刻繃緊紀律之弦。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往往始于“破紀”。有的疏于紀法知識學習,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掌握、不執行。有的心中缺乏對紀律的敬畏,心存僥幸,想方設法“鉆空子”,認為只要手段高明便不會被紀律規矩約束。紀律意識不強、思想防線不牢,就容易在誘惑面前失守,無法抵御歪風邪氣的腐蝕侵襲,最終觸碰紀律紅線,滑入犯罪深淵。黨員、干部必須樹牢紀律意識,時常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反躬自省,將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并轉化為日常遵循。
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應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各級黨委要履行好紀律教育主體責任,把紀律教育與集體學習、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結合起來,與黨性教育、廉潔文化教育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做在經常,讓黨員、干部在潤物細無聲式的常態化教育中增強遵規守紀的自覺。同時,要用好談心談話、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有力手段,及時發現和指出黨員、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紀律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增強針對性。要根據受教育黨員、干部的特點定制教育內容,分層分類開展,防止“搞形式”“走過場”“一鍋煮”。譬如,針對年輕干部歷練少、經驗少,容易受不良誘惑侵擾的特點,定期組織年輕干部參加廉政知識測試、職務犯罪庭審旁聽等,引導年輕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實踐中,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不斷豐富教育形式,提升教育精準性,增強教育實效性和感染力。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對紀律保持敬畏之心,主動加強學習,將紀律規矩刻印在心,內化為行為準則,從小事小節守起嚴起,筑牢紀律底線,永葆清廉本色。